公共政策申論題練習
一、試論述政策規劃的義涵、原則、重要性與步驟為何?
(一)意涵:為選擇與設計集體行動的理性途徑,已達成未來事務狀態的過
程。即是區域計畫或社區性的政策計劃,
(二)原則:
1. 公正無私原則即:應以無私無偏之態度,對當事人、利害關係者、社會大眾等,均予以通盤慎重之考慮。
2. 個人受益原則:應考慮無論是採行何種方案解決問題,最終之受益者都必須落在一般人身上。
3. 劣勢者利益最大原則:應考慮使社會上居於劣勢之弱勢團體及個人,能夠得到最大照顧。
4. 分配普遍原則:應考慮儘量使受益者擴大,亦即儘量使利益普及於一般人,而非僅限少數人。
5. 持續進行原則:應考慮事務之延續性,對事務及解決問題之方案,從過去、現在及未來之角度研究方案之可行性。
6. 人民自主原則:應考慮政策問題是否可交由民間處理,如果民間有意願且有能力處理問題,基本上應由他們來處理,這也就是民營化呼聲高漲之理由。
7. 緊急處理原則:應考慮各項公共問題之輕重緩急後,對於較緊急之問題,應即刻加以處理解決。
(三)重要性:政策規劃在整個政策過程中居於樞紐的地位,惟有事前進行務實的政策規劃,研議出可以為社會所接受的可行方案,政策過程才能進展順利。
(四)步驟:
1.
政策目標的研擬:政策目標是理想化的未來事務理想狀態,故研擬政策目標是首要任務。
2.
民眾需求的評鑑:通常在進行政策規劃之前的需求評鑑工作主要是希望了解標的團體對於政策目標的期望價值為何、目的擁有的價值為何及如何加以彌補。
3.
備選方案的研擬:備選方案是政府機關為解決公共問題所採取的一組積極作為或消極不作為的有限理性選擇,在既有的政策環境與預算條件下,選擇較佳的策略以實現政策目標。
4.
備選方案的篩選:選擇備選方案的標準
5.
政策資源充分性:所需預算、設備與人力是否充分,是否需要爭取上級或其他機關的補助或協助。
6.
執行技術可獲性:執行所需技術水準或科技知識是否足夠,是否需要從國外移轉國內所沒有的科學技術。
社會價值接受性是否為社會大眾所接納、民意機關是否贊成制定該政策。
政策目標正確性是否能正確達成政策目標,或需逐步修正,亦或根本無法實現。
7. 備選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備選方案是否可行,必須進行下列面向的可行性分析:
(1)
經濟或技術可行性
(2)
行政或法律可行性
(3)
社會或環境可行性
(4)
政治可行性分析
二、何謂政策合法化?政策合法化的策略類型有哪些?
政策合法化:是指政府機關針對公共問題規劃解決方案後,將方案提經有權核准的機關、團體或個人,例如立法機關、決策委員會、行政首長等,加以審議核准,完成法定程序,以便付諸執行的動態過程。
政策合法化的策略類型:
1.包容性策略:
(1)諮商策略:政府與國會分別為不同黨派。
(2)聯盟建立策略:聯合其他政黨結盟。
(3)妥協策略:折衷是一種美德。
2.排除性策略:
(1)繞道策略:緩衝。
(2)保持秘密策略:保持機密等級,不對外公開。
(3)欺騙策略:將資訊隱藏起來。
3.說服性策略:
(1)雄辯策略:透過口舌或短期動員群眾。
(2)政策分析策略:理性分析策略。
(3)抗議策略策略:迫使對方接受的手段。
三、政策執行的研究途徑可分為「由上而下」、「由下而上」、「整合」三種,試提出各理論的要點,並各舉一例以佐證其理論的適用性。
(ㄧ) 第一代政策執行途徑:由上而下模式
1.要點:
(1)強調政策制定者的優越地位。
(2)政策制定與政策執行是有界限的、分離是、連續的。
(3)政策制定與政策執行之所以有界限是因為:
A. 政策制定者設定目標,政策執行者執行目標,兩者的分工相當明確;
B. 政策制定者能夠同意許多不同目標間的優先順序;
C. 政策執行者擁有技術能力、服從及意願執行政策制定者所設定的政策。
(4)政策執行的本質是非政治性與非技術性的,執行者的責任是中立的、客觀的、理性和及科學的形式。
2.舉例:耕者有其田,政府將地主的土地征收之後,重新分配給農
民,使每一個佃農都有農地可以耕種。這種強制由政府下達的政
策,不容地主拒絕。
(二) 第二代政策執行途徑:由下而上模式
1.要點:
(1)有效的政策執行繫於包含多元組織的執行結構。
(2)政策執行結構是有共識的自我選擇過程。
(3)政策執行以計畫理性為基礎,而非組織理性。
(4)有效的政策執行取決於執行機關間的過程與產出,而非政策決定建構的意圖與雄心。
(5)有效的政策執行是多元行動者的複雜互動結果,而非單一機構貫徹政策目標的行動結果。
(6)有效的政策執行繫於基層官僚或地方執行機關的裁量權,而非階層結構的指揮命令系統。
(7)有效的政策執行涉及妥協、交易或聯盟的活動,故互惠性比監督性更為重要。
2.舉例:教授治校政策由各大專院校自行決定校園自治方式,教育部
僅訂大概的遊戲規則,給予相當的彈性。
(三)第三代政策執行途徑:整合途徑
1.要點:
(1)政策執行是一種極度繁複的過程,是一系列發生於不同時間與空間的行政與政治決策的過程,過去政策執行研究似乎都以為僅發生在官僚結構與府際關係上,但事實上還包括不同層次政府的行政與政治單位,因此所有的政策執行研究都不能忽視執行動態面的探討。
(2)在經歷兩代模式爭論之後,應該從「理論建構」轉向為「理論檢驗」,特別重視概念的澄清與相關變項的運作化與測量,以長期與比較基礎上運用各種分析技術,並且使用多元方法,才能建立政策執行的動態面向。
2.舉例:雖然環保署對資源回收訂有一定的標準,但是各縣市資源回
收辦法各不相同,像是台北就有垃圾專用袋,反觀其他縣市則無。
四、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強化政策執行?
(ㄧ) 影響政策執行的因素有下列幾點:
1. 政策問題所具的特質:政策問題類型有結構型與非結構型,前者較為單純,涉及的利害關係人較少,以執行技術解決即可,故政策執行較容易;後者較為複雜,涉及立場不同的多元利害關係人,故政策執行較容易遭到阻力。
2. 政策規劃的合理程度:政策規劃是政策執行的上游工程,故政策規劃的可行性與合理性足以決定政策制定的難度。
3. 執行者對政策目標共識的程度:政策目標是政策發展方向的指南,若利害關係人對該目標都沒有共識,反而出現衝突現象,政策執行必然困難重重。
4. 政策執行的監督狀況:若政策執行過程中受到各種不同型態的監督愈多,則政策執行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消極守法將會取代積極興利,不容易產生良好的執行效果。
5. 標的團體順服政策的程度:政策施行的對象團體為標的團體,若有的標的團體順服政策,有的標的團體心存僥倖,則政策執行要順利就相當困難。
6. 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環境因素:政策執行所處的政經社文等因素絕對影響執行的順暢度,政治對立、經濟不景氣、不符合風俗習慣等因素嚴重影響台灣許多政策的執行。
(二) 強化政策執行有以下十項要件:
1. 沒有無法克服的外在限制:政策執行者所面臨的外在環境有時候是難以解決的,以執行機關本身的權力、人力及資源無法克服,如此一來政策當然無法落實。
2. 充分的時間與足夠的資源:時間過於短促容易造成政策的失敗,若干政策的執行結果確實需要長時間的觀察才會出現改變,而政策資源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預算。
3. 充分整合所有必要的資源:公共政策所需要的資源相當廣,如人力的配置、經費的提供、時間的充裕與健全的組織系統,這些必要的資源如果無法有效整合,完美的政策執行也不可能成功。
4. 政策係以有效的理論為基礎:有效的理論係指政策制定者對於公共問題的認定是否符合多元利害關係人的期望與價值,是否反映社會民意的走向,如果滿足這兩項要件,政策就是有效力,執行就可能完美了。
5. 直接而清晰的因果關係:有效的理論固然重要,但有效理論中如果不能建立直接而清晰的因果關係,執行就不可能成功。
6. 最低度的依賴關係:政策執行可能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一是政策執行機關擁有相當的自主權與責任;ㄧ是政策執行機關擁有好幾個頂頭上司,凡事都需要徵求不同機關的意見,才能付諸執行。顯然地,第二種情況下的政策執行是不可能成功的。
7. 充分共識與完全理解的政策目標:政策目標的共識與理解是完美政策執行中相當重要的條件,如果大家都對該目標互相衝突,認識也不夠清晰,則執法起來就有很大的困難。
8. 任務必須在正確的行動序列上陳述清楚:政策執行涉及一系列邏輯性的任務組合,如果政策執行所負擔之任務陳述不清,就容易造成執行失敗的後果。
9. 完美的溝通與協調:政策執行過程中所有的參與者都必須在相同資訊基礎上進行溝通與協調,以充分瞭解彼此的立場,在執行上就比較容易出現效果。
10. 權力與服從:政策執行者必須擁有真正實質的權力,且標的團體也打從內心服從,這樣的權力與服從關係才是完美執行的關鍵因素。
五、何謂政策評估?政策評估的類型有哪些?試說明之。
(一)
政策評估是指系統運用社會研究程序,以評估社會干預計畫的概念化、設計、執行與效用,評估的對象為足以影響社會發展的公共政策與計畫。評估方法必須採用多元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一類為以實驗設計為主軸的量化方法;另一類為以自然調查為主軸的質化方法。評估者包括內部與外部評估者;內容包括政策產出與結果;評估過程是追蹤政策本身與政策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過程。
(二)
政策評估類型較普遍的分法有五種:
1.
形成評估與總合評估
(1)
形成評估主要是針對執行中的計畫,關切的是政策執行的效率與效果問題,目的在於改正進行中的計畫缺點,使計畫方向符合預期目標。
(2)
總合評估主要是針對政策執行結束後的結果所做的整體評估,評估結果對於是否繼續進行或終止該計畫的決定有相當的影響力。
2.
過程評估與影響評估
(1)
過程評估是對於執行中的計畫或政策所實施的評估型態,焦點在於為標的團體提供服務的手段是否正確,目的是希望找出政策或計畫的管理問題。
(2)
影響評估是針對執行完成的政策最後結果所進行的評估,焦點在於目標是否達成,目的是希望了解政策對實際現象所產生的效果。
3.
規畫評估、執行評估與結果評估
(1)
規畫評估只計畫在實施之前所從事的評估,目的在了解公共計畫是否可行。
(2)
執行評估針對執行中的公共計畫進行系統性的評鑑,目的在於掌握計畫執行進度
(3)
結果評估針對政策執行完的結果所做的評估。
4.
假評估、形式評估與決策理論評估
(1)
假評估的假設前提為政策價值的衡量證據都是不證自明的,目的是應用描述性方法,產生信度效度兼具的政策結果資訊。
(2)
形式評估的假設前提係以政策制定者所訂之狹義或形式目標為標準,目的為應用描述性方法評鑑官方所公佈的政策目標,產生信度效度兼具的政策結果資訊。
(3)
策理論評估針對假評估與形式評估的缺點而設計,目的與兩者皆同,但目標是來自於多元利害關係人的自由表述,故政策價值是基於多元價值標準。
5.
預評估與可評估性評估
(1)
預評估是對準備進行的公共計畫進行評估,以決定是否該進行大規模的評估
(2)
可評估性評估,強調精神與方法的管理導向評估,包括評估技術設計面的計畫分析與從決策型考量的可行性分析。
六、何謂政策變遷?政策終結?政策終結的執行困境有哪些?有何因應策略?
(一)
政策變遷係指一項或多項當前的政策或其他政策所取代的現象,意味著舊政策的修改與新政策的採納。
(二)
政策終結是指行政機構的終止、基本政策的轉向、公共計畫的減少、部分的終止以及財政的取消或減少。
(三)
政策終結的執行困境有1.認知上的不情願2.欠缺政治誘因3.制度的永久性4.動態的保守主義5.反終結勢力的結盟6.法律障礙7.高度的發動成本8.反效果9.延宕與拒絕。如果能了解執行上的困境,就可以知道應該採取何種適當的策略加以破解。
(四)
政策終結的因應策略有:
1.
事前規劃:形塑良好政治氣氛使利害關係人有所準備,加速終結過程,特別注意政策終結的政治面,以議程控制手段作為創造政策終結的政治機會
2.
降低反對聲音:提出政策終結的理論基礎需完整且具說服性,不同型態的終結支持者與反對者施以不同的因應策略,設法動員外在的終結者。
3.
進行利益交換:對因為政策終結而喪失利益的利害關係人給予利益上的補救措施。
七、何謂政策分析?政策分析家有哪些類型?你認為一位稱職的政策分析人員應具備哪些條件?
(一)
政策分析為一門應用性的學科,運用多元的調查方法、政策辯論模式,以創造與轉換可以用在政治場合的政策資訊,以解決政策問題。
(二)
根據分析技術與政治技術兩個指標,將政策分析專家分為四種類型:
1.
技術家型的政策分析專家:這類人分析技術能力較高,政治技術則較低。一般而言他們追求的為「最佳的政策方案」,而不是最可行的方案,他們刻意劃分科學分析與政治分析的界限,在現實世界上格
格不入,以致於政策理想的實踐受到相當的阻礙。
2.
政客型的政策分析專家: 這類人政治技術較高,分析技術則較低。
重視與主雇維持良好的關係,擅長合縱連橫、談判溝通、辯論說服,以求得「最可行的政策方案」,由於低度的分析技術,重視權力 的運用更勝於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因此易遭受社會輿論的批評。
3.
企業家型的政策分析專家: 這類人分析技術與政治技術均高,屬於最理想的分析家型態。一方面相當嚴謹分析問題,提出可行的方案,以提高政策分析的品質;另一方面具有高度的政治技巧,知道何時
才能提出政策方案,如何讓政策方案順利通過,如何溝通化解民眾抗爭,這是最受各界歡迎的政策分析家。
4.
虛偽型的政策分析專家: 這類人分析技術與政治技術均低,是最不受歡迎的一種類型。是一種不學無術,虛偽狡
詐的政策分析家,他們目的在於謀求自己利益,增加自己的生存空間,嚴格說來不是一
位真正的政策分析家。
(三)政策分析家應具備的條件:
成為一位優秀的政策分析家須具備的條件,說明如下:
1.
政策專家須慎選顧客,避免替一個價值理念與自己大相逕庭的顧客工作;更不可為一個違背民主社會基本價值的政策目標提供協助。
2.
假如顧客與政策專家之間在某項政策議題上產生價值衝突,且顧客的政策偏好有危及公
共利益之虞的話,政策專家當直言力諫。若諍諫無效,則應辭職以明志。
3.
當顧客的政策偏好與公共利益發生衝突時,政策專家應以公共利益為重,切不可為討好顧客而損害第三者的基本權益。
4.
在某些與民眾有切身利害關係的政策議題上,政策專家不但應確保民眾知的權利,更應
鼓勵民眾參與,將真實的民意反應在政策中。
八、何謂政策論證?William Dunn 的「六段式論證結構」包括哪些要素?政策論證的方式為何?
(一)
政策論證之定義:
是指在政策運作過程中,政策參與者尋找有利資訊,以強化本身政策主張,並提出反證,以抗辯其他不同的主張及看法的一種作法,其目的在促使決策者接納或拒絕某項政策方案。政策方案在研擬時,必須要有相當充分的資訊和證據,來作為決策立論的基礎,同時也使該政策方案更具說服力和解釋力,使方案更易獲得採納和支持。
(二)
William Dunn六段式論證結構之要素:
政策相關資訊:經由各種方法,蒐集跟政策方案有關的資訊,以作為論證之基礎。
政策主張:根據政策資訊邏輯推理出政策主張,此部份乃政策論政之重心。
立論理論:為了將政策資訊有效的轉化成政策具體主張,規劃人員常假定一個立論理由做為賴以憑藉之依據。
1. 立論依據:為支持立論理由的成立或強化力論理由的主張,是以會採以科學法則、專家權威等方式作為立論之依據。
2. 駁斥理由:以反面或相對的理由,來拒絕某政策主張或立論理由的假定,在本質上,它排斥了某種政策主張或立論理由所適用的條件或範圍,此外,也可藉其來預想不同意見,進而來衡量政策主張的可信度。
3. 可信度:又稱可靠性,規劃人員可藉以評斷政策主張之可信程度的標準或指標,常以或然率的型態出現,促使規劃人員更有效地掌握政策主張。
(三)
政策論證的方式:
1. 權威方式:因行為者的成就身份而具有的地位,如專家、機關的內 部人員。但權威的方式愈來愈受到其他論證方式的質疑。
2. 統計方式:政策的主張來自樣本的論證,而使用的資訊必須以樣本具有代表性,並能正確推論至母體為前提。
3. 類別方式:團體的成員特質的相似性是建立在團體多數其他成員的基礎上(例如某一個國家實行資本主義,那這一個國家必定是民主的,因為大部分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是民主的)。
4. 直覺方式:行為者內在的心理狀態,如洞視、判斷、睿智。直覺的模式適用於不同社會角色的人,但因涉及個人內在的心理狀況,所以很難備述。
5. 分析方式:分析方法或規則的放度(如經濟學、數學、系統分析的一般抉擇法則)。
6. 解釋方式:著重於公共政策之間因果關條的解釋。解釋模式強調政策的客觀影響,以檢驗及解釋公共政策的主張,但採用解釋模式的政策分析家,也會使用直覺、判斷或默會的知識,做為分析的要素,形成相互主觀的認識論基礎。
7. 實用方式:其中包含動機、平行與類比的方式:
動機:政策利害相關人對於政策具有很強的的目標、價值、意向等,對於政策主張極為堅持。
8. 平行:個案之間的相似性。在相類似的環境下,政策的仿效是具有參考價值,如對於美國而言,英國的都市計畫政策,是其很好的參考目標。
9.
類比:政策間彼此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便可參照,如空氣污染的防制政策,是水污染防治政策很好的類比政策。
10. 價值批判方式: 價值批判模式是以道德原則,和倫理準則為基礎的一種政策主張,其所關懷的是政的是、非、善、惡,和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