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化政府內涵
電子化政府是公部門建立一個與各界網網相連的資訊網路,將現在的人工及電腦作業轉為數位化及網路化作業,以便利各界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經由網路查詢政府資訊,即時通訊,並且直接在網路上申辦。
二、電子化政府的特質
電子化政府的主要目的在塑造一個顧客取向(customer-driven)的政府,強調下列3種特質:
(一)更容易取得政府資訊 (more accessible)
取得民眾所需的政府資訊是政府資訊公開化的基礎,意味著政府有責任與義務提供更為便利的方式、使用更易於了解的語言讓民眾能夠容易地取得所需的政府資訊與服務。
(二)更有效率(more efficient)
電子化政府的目標之一便欲透過資訊化的過程,將行政程序簡單化、統一化,政府業務電腦化、網路化,以提昇政府的生產力並增加施政的主動性與回應性。
(三)異於操作 (easier to use)
即強調政府必須排除民眾在取得政府資訊與服務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科技、社會、經濟、政治等障礙。雖然電子化政府欲透過通訊與電腦系統傳送政府資訊,但基於社會日趨多元化,為了使所有的國民皆能享有政府資訊公開的權利,必須利用多樣化的途徑傳送各種政府資訊。
三、政府再造與電子化政府
以新資訊與通信技術進行政府改造的作法可以分為3大類:數位化的服務方式、數位民主,以及電子化治理。
(一)數位化服務
數位化(或電子化)服務方式係透過電子的管道,來直接傳遞政府之服務。政府線上服務是以資訊科技為工具,透過網際網路,提供以顧客為導向的政府服務,並具有減少服務成本與改善服務效率、滿足公民對政府的期望與改善公民對政府的關係、促進經濟成長的功能。
(二)數位民主
隨著公民使用網路與全球資訊網的增加,而將網路視為增加民主參與及強化政治社區的工具-稱為「數位民主」(digital democracy)。數位民主可以運用資訊通信科技,透過以電腦為中介的溝通超越時間、空間及其他具體的限制與障礙,進行民主實踐,加強政治民主,推動公民參與的民主溝通。簡言之,數位民主是指民眾如何與政府互動或影響立法、行政部門的決策過程。
(三)電子化治理
電子化治理是指以數位化方式支援決策制定與政策過程。因此,在電子化政府的應用中,新資訊與通訊技術不應僅被視為過程性技術用以執行新的交易功能,而應將其視為用以承載、傳輸新型態的內容與資訊,為了提升電子化政府的治理價值,以及理解資訊科技如何影響治理、國家與民主,就應該關注以下4個核心議題:
1、諮詢與互動參與。
2、組織內部民主化的問題。
3、政治的方便性。
4、公平使用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